做好农机互保 促进安全生产
咸阳市农业机械管理中心
焦红卫
农机监理是贯彻执行国家农机化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负责农业机械的安全技术检验,驾驶操作人员考核、核发牌证,对农业机械进行年度安全检验,负责处理农业机械事故,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对农业机械及驾驶人员实施安全检查,处罚违章行为。
农机安全互助保险是现代农业发展到特定时期而出现的一种保障性服务活动。他是通过把“农机手”组织在一起,并采用会员制的形式,使众多农机手们参与保险,共同抵御风险,互助互保,减少因为农机安全事故带来的家庭经济损失。其特征是农机协会牵线搭桥,并加以适当指导,众多农机手互助互保,齐心协力,共同解决一家之难。农机安全互助保险为农机手提供的服务项目包括机身互助保险、农机手人身伤害保险、农机安全事故抢救和机械维修补偿保险等。这种覆盖面广、成本低、效率高和可持续发展的服务模式,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并深受农机手们的欢迎。同时,农机安全互助保险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农业机械的正常使用、农机户的增收和农村的和谐稳定等问题。
我本人理解农机监理和农机互保是相辅相成的、在农机安全生产中缺一不可。我们针对农民穷,农机作业收入低,许多农民购置农机的负债经营,加之缺乏风险保障意识,一些保险公司超标准收取拖拉机交强险,农机购置补贴与农民个人缴费办理安全互助形成心理上的反差,影响农民参与农机安全互助保险的积极性方面探索性的做了一下工作:
1、 积极配合省农机安全协会,争取当地政府各级部门的支持
我们积极和省农机安全协会、中石油咸阳分公司联系,经过中心领导多方努力,今年联合下发了 《关于给全市农机安全协会会员发放农机柴油优惠卡的通知》的通知。把从往年对参加夏收的农业机械每升柴油补助3毛钱提高到了参加三夏三秋作业的农业机械每升柴油补助6毛钱,极大地调动了机手农田作业的积极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 多种措施并举,各项工作稳中有升
为了确保今年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安全顺利,我们市农机管理中心坚持从送技术、送宣传横幅、送加油优惠卡、送安全温馨提示等细微处入手,竭诚搞好三夏三秋服务,受到广大机手的普遍欢迎。
一是送技术。截至目前,我们组织了全市200多名农机技术人员,深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家中,指导和帮助开展农业机械的维修和保养,确保了今年投入三夏作业的12万台农业机械性能良好,高效作业。
二是送宣传横幅。印制了100多条“咸阳市三夏农机化生产宣传服务站”横幅,悬挂在全市56个三夏机手接待服务站。同时,全市成立13个党员农机志愿服务队和34个农机扶贫作业队,为军、烈、孤、寡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优先、优质、优惠、免费等“三优一免”农机作业服务。
三是送安全温馨提示。精心设计印制了《农机安全温馨提示》,发给每个机手,张贴在每台机械的醒目位置,提醒机手时刻把安全意识织进瞳仁、把安全制度装在胸中、把安全措施烙在手上。
四是送优惠加油卡。与省农机安全协会和中石油咸阳销售分公司联合推出“优惠加油卡”,我们及时送到每个机手手中,油卡无需充钱,农机手加油直接每升优惠0.6元,让机手充分享受到党的富民政策、享受到政府和农机部门的关怀。
我市武功、乾县、淳化等县区今年的农机互保率、农机检审率较往年同期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乾县检审率上升了30℅。今年,由于有了农机优惠加油卡政策的实施,各县市区农机深松任务也较往年同期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
3、 情系农机手 服务美名扬
2019年6月3日16时20分,汉中城固机手王灿驾驶陕0720245收割机在我市武功县小村镇锣鼓村田间作业时,不慎撞坏田间水柱,和群众因赔偿问题发生纠纷。咸阳市农机中心接到电话后,高度重视,站在给机手服好务,确保不影响夏收工作的高度,迅速上报省农机安全协会,安排武功县监理站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积极协调处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双方就赔偿问题很快达成一致,避免了矛盾的升级,维护了咸阳夏收市场秩序,得到了外地机手和当地群众的好评,都说农机监管部门和农机互保部门真真正正是农机人的娘家、是夏粮丰收的保护神。
4、 精心组织谋划 工作再创佳绩
2019年,在省农机互助保险协会举办的“互助保险业务培训”暨“庆祝农机互助保险创新试点十周年演讲比赛”中,咸阳市农机中心精心组织、积极谋划,经过激烈角逐,我市旬邑县选手杨红、武功县选手伊亚明荣获一等奖,武功县选手贾娟、彬州市选手秦淑芳荣获二等奖,三原县选手张雪荣获三等奖,中心选手焦红卫荣获全省最佳人气奖,咸阳市农机中心获得最佳组织奖的佳绩。
陕西农机互助保险从2009年艰难起步到如今已整整10年。陕西农机互助保险理赔第一单产生于我市,在全省农机行业引起强烈反响,得到了广大机手充分认可和支持,经过10年来的发展,我市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参加互助保险人数逐年增多、保费逐年高涨,互助保险发展势头强劲,得到了省、市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
工作中的几点建议::
1、 吃透章法
“农业机械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陕西省农机安全管理条例” 以及农机互保各项规章规定,是我们搞好农机互保的章法,我们各级农机主管部门一定要深刻体会、坚决贯彻落实,在实践中我们有时对政策的把握既不能左也不能右,怎样把握好这个度???特别是有时我们找不到依据怎么办??建议三句话!有政策用政策,没有政策用规定,没有规定用党性
2、 握紧拳头
开展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是惠及民生、推动农机化生产工作顺利进行的惠民工程。我们农机部门责无旁贷,必须深化我们农机监管部门抓好农机互助保险工作的责任担当,如果市县两级农机部门没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就会使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抓不实、出现软弱无力的现象,最后导致农民不支持、机手不认可、工作难开展的局面,因此我们农机监管部门要抓紧抓好农机互保的拳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使农机互助保险工作顺利进行、有效落实。
3、 聚集力量
开展农机互助保险,目前省市县各级部门已认识到位、行动自觉、工作开展有序,市县两级力度上基本到位,就是在横向力度上有时有脱节现象,比如财政部门、保监部门、供油部门、生产企业和合作社的积极主动性还没有完全激发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和引导力度,使大家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形成共识、形成凝聚力,这样就能构建起一个纵横交错的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强大网络,就能有效克服我们农机部门在抓安全互助保险工作中跳“光杆舞”、唱“独角戏”的现象发生。
4、 管住队伍
管住管好互保业务员队伍、市县农机监管队伍和农机手队伍,是我们开展农机安全互保工作的关键所在,要着力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制度上跟踪管到位,从最关键最核心最紧要部位管实管具体,通过宣传培训、检查督促、问题研讨、通报讲评、奖惩激励等机制,切实发挥三只队伍在农机互助保险中的生力军作用。
关于增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意识的思考
宝鸡市陈仓区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站
王树建 贺省娟
摘 要:为了有效预防农机事故,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必须增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如何增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是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宝鸡市陈仓区农机安全生产薄弱环节进行调查分析,就如何增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进行思考、探讨,提出了增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主要对策。
关键词: 增强 农机驾驶操作人员 安全意识 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工作空前重视,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进安全生产法治化指明了方向。习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农机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农机事故的发生意味着生存、健康、快乐、幸福的毁灭。由此,要充分认识人的生命与健康的价值。作为农机安全管理者用“依法治国”战略指导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将“以理服人”理念运用于农机安全检查工作中,检查督促驾驶操作人员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规范;用“无情案例”分析,教育启发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高度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将“群众满意”贯穿于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全过程,增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凝聚力和感召力, 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本文在调查研究宝鸡市陈仓区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的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机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就如何增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提出了主要对策。
1.农业机械化安全生产现状
1.1 农业机械化现状。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国家农机购机补贴项目、农机安全“两免一补”项目、“免耕法”项目等惠农政策贯彻落实,使农业机械及配套机具保有量逐年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据2018年农机化年报统计,截止2018年年底,陈仓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05262千瓦,拖拉机拥有量5785台,耕整机拥有量4853台,播种施肥机械拥有量2963台,田间管理机械2067台,收获机械2843台。机械耕整面积:48190公顷,机耕水平为99.7%;机械播种面积:42930公顷,占总播种面积89%;机械收获面积38450公顷,其中,小麦机收面积32680公顷,占应收面积89.63%,玉米机收面积5650公顷,占应收面积12%。小麦作业全程实现机械化;玉米、油菜等收获机械化发展比较缓慢。
2.1 农机事故隐患增多。农业机械化程度越高,农业机械装备越多,农机事故隐患逐年增多。根据陕西省农机监理信息网得知,截止2019年6月30日,全省共发生农机事故34起,其中道路外农机事故32起(轮式拖拉机事故8起,轮式收割机22起,履带式收割机2起),死亡1人,受伤6人,直接经济损失18.166万元。农机道路交通事故2起(收割机事故2起),直接经济损失1.7万元。根据陕西省通报的农机事故和我们实际调查情况看,农机事故发生的原因大致如下:
1.2.1 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差。农业机械不年检,甚至无牌无证违法行驶。不少农民认为农业机械是在农田中作业,又不在道路上行驶作业,在购买农业机械的同时,没有立即参加农业机械驾驶操作培训、考证,没有取得农机驾驶证件,农机安全意识差,农机驾驶技术生疏,对农业机械操作性能、技术不了解,没有机械操作和维修的基本常识,引发农机事故。
1.2.2 操作失误引发农机道路外事故。操作失误与农机操作人员的知识水平、机械技术水平有关。例如,农业机械在进行耕种作业时,要求驾驶操作人员既要关注田间作业条件,还要注意观察农业机械及配套农具前后左右各个方位的人员情况,因旋耕机出现的伤人事故时有发生,教训惨痛。
1.2.3 违规操作、疲劳驾驶引发农机事故。在“三夏”“三秋”农忙期间,由于争机抢活矛盾突出,不少农机手不能科学安排农机作业,加班夜战长时间连续作业,因作业疲劳而导致反应迟钝或判断失误,造成农机事故的发生。
1.2.4 不注意农机保养,为农机事故埋下隐患。农业机械要使用,还要保养。有的农机手明知拖拉机或者收割机有点小毛病,但安全生产意识不够强,认为只要发动机还能转,就可以进行农田作业,小毛病拖成大毛病,小隐患拖成了大隐患,最终酿成事故。
1.2.5 农田作业环境差引发翻机事故。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在田间作业过程中,对农业机械周边环境判断失误,造成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翻入塄下、水沟等,发生翻机事故。
综合分析各类事故,发生农机事故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导致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遵守自觉性不高,对农机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隐患存在侥幸心理,在农机作业前对田间作业条件没有提前观察、正确判定。
2.如何增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意识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以人为本”,因此,在农机安全管理中,增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尤为重要。如何增强 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意识,笔者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用“依法治国”战略指导农机安全宣传工作。将农机安全生产理念贯穿于农机安全法律、法规落实过程中,让农民群众深刻认识到必须自觉遵守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二是将“以理服人”理念贯穿于农机安全检查工作中,用道理引导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高度树立农机安全生产意识;三是用“残酷案例”启示农机驾驶人员,如果没有高度的农机安全生产意识,麻痹大意酿成大事故,导致倾家荡产。四是将“群众满意”贯穿于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全过程,增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凝聚力,让“关爱生命”成为每个驾驶操作人员最基本的价值观念,让遵法守规成为每个驾驶操作人员的行为习惯,最终形成农机安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命运共同体”,推动农机安全管理效能提高。
2.1 用“依法治国”战略指导农机安全宣传工作,让驾驶操作人员牢固树立遵法守法意识。“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如果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不到位,就不能有效的控制事故发生。因此,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工作要全员参与,全程渗透。一是要加大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每个村、每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制作农机安全文化墙、农机安全文化橱窗、固定标语,广泛宣传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二是在农机牌证核发、年度检验、驾驶人考试、农机安全宣传等工作中,利用宣传版面、车载广播、宣传册等媒体,广泛宣传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三是充分利用“农机安全生产公信号”,广泛宣传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提升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的广度。四是开展农机安全法律法规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印制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小册子,发给中小学生,发给镇村、社区群众,让小学生、家庭成员承当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遵法守法的宣传员和监督员,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落到每家每户。
2.2 将“以理服人”运用于农机安全宣传工作中,增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在“农机安全生产月”、农机年检工作、“三夏”、“三秋”安全检查、专项整治活动中,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着力讲清三个道理:一是讲清农机安全生产直接关系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幸福安康。平安是福,没有了平安,就没有一切,更谈不上幸福;二是讲清“隐患险于明火,防范重于救灾”的深刻含义,充分理解“农机作业为了致富,家庭幸福是目标;安全生产才有效益,发生事故一切为零”道理;三是讲清事故因违法违规发生,并不是运气不好,更不能埋怨客观环境,让农机驾驶人员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3 用“无情案例”启发教育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增强农机安全生产意识。案例一:2017年*月*日,洛南县城关街办雷**,他在平整自家苹果园的过程中,因操作微耕机刀片打中地中石块,致使机械发生侧倾及上翻,将其右腿下部严重打伤。案例二: 2018年*月*日,临渭区驾驶员***驾驶联合收割机在延安市黄陵县沿G210转移,准备右转弯下坡道向刘家川村方向行驶,道路颠簸,收割机后导向轮翘起失去方向,割台撞坏桥右侧护栏冲入9米深的桥下,驾驶员当场死亡,辅助作业人员右腿骨折,收割机严重损坏。案例三:2019年 *月*日,驾驶员***驾驶收割机在本县虢王镇九家庄路口行驶时,与骑两轮摩托人、三轮汽车相碰的多方事故,骑摩托人受伤经抢救无效亡故。案例四:2019年6月26日,渭南市蒲城县一收割机在甘肃省庆阳市宁县和盛镇庙底村由西向东行驶,与丁字路右转的两轮摩托车碰撞,收割机紧急避让冲到右边水渠里。摩托车上两人一死一伤。事故是残忍的,教训是深刻的。陈仓区农机监理站将案例分析用展板展示,启示农机驾驶人员作业过程中,自觉遵守农机安全法律法规,按时办理农业机械牌证、驾驶证手续,严格遵守“车让人”法律法规,仔细观察周边环境条件,做到对环境判断准确无误,对于作业过程中农业机械出现的异常响动,立即停机检查,及时排除隐患,严禁疲劳作业,预防事故发生。
2.4 将“群众满意”贯穿于农机安全宣传工作全过程,增强农机安全宣传工作凝聚力。把党的惠农政策宣传到位、贯彻到位,把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到位,让农民群众认识到位,尊法守法才会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农机安全宣传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群众满意是检验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在农机安全宣传工作中,农机监理人员要以“情”做纽带,以“情”为桥梁,构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者与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命运共同体”。一是在倾听村情民意上下功夫。广泛召集有机户、驾驶操作人员,倾听他们对农机惠农政策落实、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贯彻落实工作中的意见和建议,把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农机安全宣传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二是在亲民惠民上下功夫。深入村组、农户,奏响“农机安全是幸福源泉”主旋律,重点做好知民情、解民忧工作,与有机户、驾驶操作人员谈心交流,农机安全宣传标语、农机安全提示、农机安全警示、农机安全漫画中多用“请、您”等具有“亲和力”的语言, 让农民群众感受到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呵护和温暖,让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有尊严感,争取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在感化家庭细胞上下功夫。发动驾驶操作人员的家属和孩子,让家属和孩子养成:每天早晨驾驶员离家时:一句“今天一定要安全第一”,晚上回家一句“平安回家就是幸福”的提醒叮咛习惯,形成“安全叮嘱”立体辐射态势,增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意识。
3.结束语
农机安全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是确保农机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农机安全宣传工作的本质是教育引导农民群众遵守农机安全法律、法规、规章,按照农机安全操作规程驾驶操作农业机械,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驾驶操作人员具有很强的安全生产意识,自觉遵法守规是农机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在农机安全管理服务中,既要坚持严格规范,又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农机安全舆论环境和浓厚的农机安全文化氛围,达到“执法人员严格执法”与“农民群众自觉守法”高度统一,让农民群众保持心理上、心态上、精神上的相对宽松,实现生产安全、效益显著、家庭幸福美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