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保险 助力监理
武功县农机安全互助会员服务站 罗斌
农机安全互助保险经过十年的发展,已从一颗幼苗长成挺拔的大树,深深扎根于武功大地。武功县互助会员从2009年106户增加到2019年上半年的627户,互助保险金从3.8万元增加到37万元,显示了农机安全互助保险这棵大树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正在茁壮成长。武功会员服务站截止6月底已办理了2019年陕西联合收割机财政支持创新试点项目互助保险140台(任务130台),完成任务107%。我会员服务站将持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力争到9月底,完成 2019年陕西联合收割机财政支持创新试点项目互助保险200台,开创互助保险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主要做法
近年来在互助保险工作中,武功县会员服务站紧密配合监理工作,以明确的目标、扎实的措施推动此项工作有效开展。
1、抓住“黄金时间”,提升“参保率”。一是紧紧抓住农机年度集中检验这一“黄金时间”,专门成立互助保险宣传解说引导组,负责互助保险的答疑解惑、引导办理。邀请接受过互助险理赔的机手现场谈互助险的好处,对那些犹豫不决、一再观望的机手,坚定了他们的信心,高高兴兴地办理了互助保险。把互助保险理赔案例制成多个展板摆在检验现场,让机手切身感受到互助保险的实惠,调动其参保积极性。二是紧紧抓住农机购置补贴这一“黄金时间”,与农机管理站协商,动员购买补贴农机的户主办理互助保险,预防风险。三是紧紧抓住“三夏”“三秋”这一“黄金时间”,与参与农业生产项目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座谈,积极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方针,要求凡加入到合作社参加项目作业的农业机械必须牌证、互助保险齐全。仅此一项,在今年的“三夏”中,主动办理年检、互助保险的车辆较上年度同期增加30%多。
2、及时出险,树立良好口碑。为了树立良好的声誉,不失信于机手,一旦接到事故报案,武功县会员服务站不论数九寒天、三伏酷暑、夜半三更、地方偏远,都是第一时间出险,快速救援、快速勘查、快速定损、快速上传,协会也是及时理赔,赢得了机手称赞和好评。有的机手在单位张贴感谢信,有的机手送来了锦旗,表达他们的心意,充分体现了互助保险是机手得实惠暖民心的实事好事。
3、慰问机手,彰显爱心暖意。每年底武功县会员服务站都要慰问困难机手,送去米、面、油和慰问金,送上互助保险的祝福和关怀。这种做法,在广大机手、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这些机手,虽然困难,但都是“铁杆”会员,年年续保。
二、互助监理,相得益彰。
武功县会员服务站在互助保险工作开展中,与监理工作紧密结合,二者互为促进、互为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事故统计,实实在在。互助保险诞生前,机手几乎不买保险,出了事故,往往私了,不报给监理部门,造成事故处理和统计出现盲区。现在不论刮擦、伤害小大事故,机手都报案,事故处理和统计盲区得到有效解决,再就是农机事故处理人员能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及特点,在全县开展警示教育,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使农机监理工作从源头管理明确了目标,工作有了抓手。
2、保障给力,化解矛盾。互助保险经过十年的发展,已建立起赔偿金额大、现场救援、为机手无偿提供法律援助、种类齐全的保障体系。监理人员在处理轻微、较大事故和协会紧密配合,在赔偿上基本都能满足受损者的正常诉求,避免了矛盾激化,遏制了上访闹事行为,维护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促进了一方稳定与和谐。
3、费低易赔,破解难题。由于商业保险的保费高,机手不愿意投保;而商业保险公司因农机保险利润低甚至亏损,不想保险农机,造成农机保险真空地带。互助保险应运而生,以保费低、赔偿快、集千家之力解一家之难互助合作,受到机手的欢迎,解决了农机保险真空地带,破解了监理工作中农机挂牌、检验必须有“交强险”的难题。
4、真诚服务,树立形象。依托互助保险为农机事故机械提供的施救费平台,每勘查一起事故,事故处理人员都要与机手、群众面对面交流、参与救援,想机手之所想、急机手之所急,无形中拉进了与机手、群众的距离,消除了隔阂,增进了感情,机手、群众对监理人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5、互助保险,助力监理。互助保险和农机监理就像“形”与“影”一样,彼此形影不离,相互依托、相互提高,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由于监理经费短缺,工作时常被动,而互助保险工作经费弥补了这一缺陷,在开展互助保险宣传时,也推动了监理工作的开展。
农机安全互助保险依托现有的农机监理体系开展工作,节约了人力、费用等成本,降低了保费,激发了机手参与的积极性。监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不忘宣传互助保险,监理工作开展到哪里,互助保险就延伸到哪里,就像“藤绕树”,树长多高,藤就绕多高。
三、存在问题
1、一部分农机手不参加互助保险。农机互助保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农机手所认同和接受。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农机手对互助保险有抵触情绪,不愿意参加互助保险。还有的农机手安全防范意识淡薄,认为事故不会降临在自己身上,存有侥幸心理,也不愿意参加互助保险。
2、续保业务不能及时开展。基层会员服务站由于技术层面原因,对保险到期的机械不能及时掌握,加之农机手粗心,缺少主动续保的意识,造成一大部分保费流失。
3、工作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随着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机手对农机安全互助保险保障范围、救援机制、理赔时限等方面有了新的需求,对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手段、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工作人员的思想境界、业务水平、服务能力还有较大差距,怠慢机手现象时有发生,对互助保险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几点建议
1、加强建设,提高效率。统一格调、统一布局,大力加强会员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增加专项工作经费,提升基层会员服务站工作的时效性,促进服务站的规范化建设。加大投入,改善办公设施和环境,更新和增加交通工具、通讯设施、勘查设备、救援设备等硬件,为提高工作效率夯实基础。
2、强化宣传,树立品牌。互助保险要做强做大,必须走“品牌化”路线,提高知名度,让更多的农机手和群众不但知道互助保险,而且要深入心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省协会可制些年历画、小雨伞、小水杯、手提袋、小铝盆、小塑料板凳、草帽等实惠性、接地气的礼品,打印上互助保险的标识和宣传用语,基层会员服务站在年度集中检验或下乡服务时,把这些礼品发给机手和群众,增强机手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感,树立起互助保险的品牌形象。
3、数据共享,紧密协作。省协会要对保险到期机械建立长效机制,一是提前对即将到期的机械发送短信提示;二是数据及时下传基层会员服务站,便于会员服务站有计划地开展续保工作。
4、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互助保险的推动和发展。省协会可每年对基层服务站工作人员进行能力提升培训,重点从思想认识、服务态度、勘查定损、工作技巧等方面强化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使工作人员把互助保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干好互助保险的信心、决心和勇于担当负责、开创新局面的精神。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