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引导农机手参加互保也是法定职责
大荔县农机安全监理站站长 杨林
农业保险条例第六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业保险的宣传,提高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保险意识,组织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积极参加农业保险。我县结合实际,明确目标,全面围绕“三个结合”开展工作,确保创新试点项目任务落到实处。
一、广宣传、齐动员,让广大农机手全面认识、了解农机安全互助保险。
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可谓是一件“新鲜事物”,不要说农机手,就连我们工作人员都不太了解,认识模糊,怕开展此项工作有“增加农民负担之嫌”,要想把此项工作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一是要在干部职工中开展农机互助保险知识的培训和讲座。先让我们的同志提高认识,领会开展农机互助保险的目的和意义,并掌握这门知识;再让他们当好讲解员、宣传员。二是利用电视台、手机短信、互联网等大造声势,营造氛围,让农机互助保险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农机互助保险进“课堂”。就是利用举办农机培训会、现场会、乡镇集会等机会,组织印发培训资料、现场发放宣传单,并通过农机事故的典型案例,大讲、特讲农机互助保险的好处。四是在农机业务办公大厅醒目位置摆放农机互助保险宣传材料,办公人员现场讲解农机互助保险的相关知识,为农机手答疑解惑,让农机手充分认识到参加互助保险既能降低保费和风险,又能防范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高高兴兴为农机参保投保。
二、多形式、全覆盖,让广大农机手早日成为农机互助协会的一员。
要抓好农机互助保险工作,就是要想方设法扩大农机手参保投保的覆盖面。我们要采取“三个结合”来提高参保率。一是将农机互助保险与农机购置补贴相结合。在实施购机补贴的同时启动农机互助保险.二是将农机互助保险与农机年度检验工作相结合。农机年度检验是农机监理部门常年开展的工作。在年度检验工作期间,我们要跟农机手交心谈心,用真诚的服务行动去感染、感化他们;同时我们还注重做各乡镇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积极为他们兑现会员保险权益积分,让他们带头入会参加农机互助保险。三是将农机互助保险与转变工作方式相结合。我们要打破传统的坐在办公室等农机手来办理的陈旧模式,大胆尝试一些新的工作方式,要变被动为主动,上门服务。要积极与各乡镇农机专干联系,集中有机户,我们派工作人员下乡镇现场办公;与经销商联系,在农民购机后当场办理,确保农机户少跑冤枉路,少花冤枉钱。
三、慎重运作、规范管理,确保互助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营。
要做好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在运作过程中要坚持严把“三关”:第一实事求是,农机互助保险的具体办理,都务必实行“实名制”,以保证资料齐全,档案真实,建档规范;第二规范运作,严把互助保险的理赔关,从接到报案后的现场勘察、证据采集、案情分析以及事故的责任认定和理赔,都必须严格按照法规条款的具体规定和程序办理。第三科学管理,健全乡镇农机安全协会和村级服务组织,本着节约、优质、高效的原则,严把基金使用和农机互助保险基金的事故理赔关。
四、动真情、抓理赔,让广大农机手充分享受农机互助的“阳光雨露”。
农机安全互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农机事故的救援理赔补偿。迅速、及时、准确、合理的事故救援、定损、补偿,既是农机安全会员服务站的工作内容,也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积极进行事故救援处理工作,开通24小时事故救助电话;在接到农机事故报案电话的2小时之内必须赶到现场、查勘并逐级上报,同时工作要求做到“细心、耐心、热心、真心”,即细心做事、耐心解释、热心服务、真心理赔,让农机互助保险的“阳光雨露”滋润广大农机户的心田。
五、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机安全互助保险覆盖面不大。参加跨区作业的农机手为了安全保障,普遍都能参加安全互助,但大部分纯农田作业的农业机械的经济效益差,因而,这部分机手入会积极性不高;二是农机互助保障比较低。虽然我们逐年不断提高互保金额,但县级财政对会费补贴的部分难以落实到位,加之工作经费及设施装备费都要从互助会费中提取,因而,只能帮助会员恢复生产,不能完全给与事故会员救助,使机手入会积极性大折折扣。
虽然我们工作中有困难,但《农业保险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公布实施,对互助保险与新兴特色保险和服务给以支持与鼓励,我认为,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就是农机社会化服务新亮点,是将风险管控、安全监理与损失补偿三位一体相结合,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器”与机手致富的“助推器”,需要我们齐心协力,不断在工作中总结积累成功经验,把这项惠农强农的工作做大做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