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要增产,更要保蓝天--合阳县长杨武民检查三夏农机工作侧记
六月的合阳大地,麦浪滚滚,麦香醉人,到处呈现出喜人的丰收景象。带着对“三夏”生产的殷殷关切,6月10日上午,杨武民县长在县委常委、副县长郭云峰的陪同下,与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局长王万民、农机局局长白亚峰一起,头顶炎炎烈日,深入田间地头调研。
在和家庄镇七一村村南的麦田里,一台联合收割机从麦浪中满载而回,当仓门打开时,圆滚滚、金灿灿的麦粒倾泻而出。地头忙着装粮的农民们的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当听到今年旱地小麦亩产可达到500斤以上时,杨县长露出会心的微笑,他说:“咱们老乡脸上有笑容,我们干部心里才踏实!”
在夏收现场除了联合收割机,比往年又多了两台新式机械——秸秆还田机和深松机。只见秸秆还田机紧跟在收割机后面,将地里的秸秆收集起来。随后在大马力拖拉机的牵引下,深松机缓缓前行。杨县长走上前去,仔细查看秸秆还田、深松作业情况。
在秸秆还田机跟前,农机局负责人介绍说,秸秆粉碎还田后,增加了土壤肥力,每亩可增产100斤左右;如果作为饲草利用,每亩可加工饲草400斤以上,全县35万亩小麦可加工饲草6万多吨,可解决我县存栏奶牛一年多的饲草需求。每斤秸秆按五毛钱卖给养殖场,就可为农民增收200元。全县小麦面积按30万亩计算,就有6千万元,每亩扣除30元的费用,农民可增收5100万元。

听了介绍,杨县长指出:秸秆回归土壤,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提高了地力,粮食能够增产;土壤增加了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能够生产出绿色农产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秸秆综合利用,解决奶畜饲草的有效供给,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从源头上杜绝了秸秆焚烧,治污降霾,保护我们的蓝天碧水。秸秆综合利用,事关粮食增产、食品安全、农民增收、生态保护,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
随后,杨县长又与农机、农技人员蹲在田间谈论起农机深松整地对蓄水保墒、粮食增产的重要作用,培训动员后群众接受的积极性怎样,进展如何,农机保有量等话题。
“据我了解,十年前,我县就开展过土壤深松试验,由于当时缺少大马力拖拉机,深松机械功能不完善,对深松的作用认识不够等原因,没有推广开来。深松整地作为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的关键技术,它的好处很多,譬如能够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加深土壤耕层;蓄住雨水,减少径流,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深松后形成虚实并存的土壤结构,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肥力;深松只松土、不翻土,有利于保水,减少水土流失;破环越冬害虫的生存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等。”杨县长说道。
当听到松深后每亩地能增产100多斤,完成7万亩深松任务,全县可增产粮食700万斤时,杨县长非常高兴。他强调:“深松整地的增产潜力这么大,今年我们作为深松整地项目重点实施县,担子不轻。工作中要创新,措施上要有效。一是农机、农技部门要共同做试验、抓示范,小麦亩增产100多斤能不能达到?把增产效果展现出来,提高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二是充分利用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调动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购机热情,提高深松机械、大马力拖拉机的保有量,满足深松作业的需要;三是落实好省市深松作业的补助政策。为进一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县政府将研究深松整地累加补助方案,推动深松整地项目顺利实施。”
杨县长指出,各部门要站在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落实习总书记“三严三实”精神的高度,积极履责,主动为群众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扎实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和深松整地工作,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保卫蓝天的目标!
当要离开现场时,杨县长疑惑地询问农机局的同志:怎么操作农机的人员都穿着标志服?随行人员马上解释:“这都是我们系统的在编人员,这几年,我们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型”。杨县长要求:“三夏”期间农机繁忙,安全要务第一。农机部门既要严格执法,认真履责,也要积极发挥农机安全互助、农机专业合作社等社会组织的作用,相互促进,共同管好农机安全生产,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佳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