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会员专区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陕甘农机安全研讨会文稿选登14、15
时间:2019-07-25 15:19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农机互助保险事故的成因及对策

凤翔县农机监理站  马宏昌

 

我县从2009年开始,按照省市农机安全协会的具体安排,积极开展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全县广大群众参加农机安全互助保险的积极性逐年提高,特别是2017、2018两年参保会员近千人,收取会费合计接近80万元。与此对应的,农机互助保险事故,特别是夏季收割机事故每年也在40—50起之间,这些事故的发生,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

一、农机互助保险事故概况

2017、2018两年共发生农机互助保险事故93起,1人死亡,1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6.85万元。其中碰撞41起,侧翻36起,其他16起。由于驾驶人员无证驾驶,操作失误,疲劳驾驶以及非作业人员进入现场等人员因素而发生的事故48起,占事故总数51.6%;由于收割机或拖拉机年久失修,维修保养不及时,零部件质量不合格等机械原因而发生事故17起,占事故总数18.3%;由于地里坑洼不平,有障碍物,地边杂草丛生,转移中道路过窄,弯度坡度大,路面地塄塌陷等环境因素而发生事故28起,占事故总数30.1%。

二、农机互助保险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农业机械投入农田作业的过程,实质是农机驾驶人员,农业机械和农田耕地和谐共处,准确认知的过程,是人、机、环境“三位一体”,营造良好农机安全生产氛围的过程,无论哪一方面出现了问题,或者两方或三方都出现了问题,都有可能造成农机事故的发生。

1.农机驾驶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是决定因素

农机事故的发生,与驾驶员的主观因素有着密切不可分的关系。一是无证驾驶。在农村,许多群众购买新农机后,往往只是请周围的农机驾驶员稍作指点,自己看看试试,就开起了拖拉机和收割机,在家门口给人耕种,先不到远处去或不打算上公路。开的时间一长,没出事,就沾沾自喜,胆子也大了起来,也到外村外乡去,也上道路行驶,把考驾驶证的事抛在脑后,发生事故后,方知自己技术差远了,但悔之晚矣。二是违反操作规程。主要是夏季收割机作业时,车主临时聘用的多,这些人中有许多既不掌握农机的基本机械原理,又不熟悉安全知识,也没有学习过《农业机械驾驶操作规程》,往往在机械发生故障时,一时性急,慌手慌脚,忙乱中在没有切断动力,特别是没有切断主离合器,卸粮离合器的情况下,去排除故障或清理割台内的杂草泥土,导致身体被挂扯或切伤,发生人身伤害事故。三是违反交通法规。农业机械主要是拖拉机在转移地块上道路行驶时,不遵守道路交通法规,随意行使、停机或者超速行驶,违法超车,或者不按规定路线行驶,又不留意避让行人和摩托车,往往会导致碰撞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伤害等重大交通事故。四是疲劳驾驶。主要是在夏季农忙季节,许多农机驾驶为减少成本,尽快收回投资,往往不雇佣其他人换班,自己单枪匹马,连续作战,人不歇脚机不止步,加之夏季作业时间长,作业环境恶劣,嗓音风尘干扰,体力不支,注意力分散,往往在作业后时段容易发生农机事故。五是非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在夏秋农忙季节,请人收种的地主,包括老人妇女、小孩、往往会在地理逗留,有事没事会跟着农机来回跑,驾驶人员有时也想到不安全,但碍于情面,“见之任之”,不去告知离开。还有驾驶人员的家属随机帮忙,有时在车上,有时在地里,游走不定,稍不留心,就会发生大的伤亡事故。

2、农业机械技术状况不良是重要因素

发生农机事故,与农业机械运行技术条件差,性能不良有直接关系。一是没有按时参加年检。许多驾驶员认为,拖拉机或收割机没有汽车复杂,也只是在收种季节使用,加上在农田作业,上路少,不积极参加年检,怕办保险花钱,因此以各种借口在县上下乡镇集中年检时,不到场,有意躲避,抱着侥幸心理。二是维修保养不及时。特别是收割机在夏季龙口夺食之时,机器长时间运转,忽视维护和保养,停机后,也不检查电器设备,不检查供油系统的油管连接是否漏油,不及时清理发动机排气管附近的麦草等杂物,给收割机发生故障埋下隐患。三是废旧件更换不达标。农机年久失修,需要更换零部件,有的驾驶员图省事,怕花钱,临时随手取用使用过的或质量有缺陷的凑合,如收割机转向油缸活塞、多路阀阀芯、刹车摩擦片等,由于使用率高,耐磨性消弱,往往会导致转向、刹车失灵失控,发生碰撞、侧翻等事故。

3、农机作业周围环境状况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引起农机事故发生,与周围地形道路也有一定的关系。一是不熟悉地形。有许多驾驶员在进地作业前,只“盲进”而不“查勘”,不知地块是平地还是坡地,是长方形的还是三角形的,地里有没有沟渠、陷坑、树木、电杆等需要避让的区域。地塄、沟边杂草丛生,虚实不明等,往往出事。二是田间道路不畅通。在转移作业过程中,因田间道路坑坑洼洼,路边杂草遮盖,路沿水蚀风华,加上驾驶员赶时间,不能谨慎驾驶,低速运行,也不能注意观察和及时修正行驶路线等,很容易发生事故。三是风尘嗓音干扰。在大片地里多台农业机械,特别是联合收割机作业区域,因耕作造成的风尘污染严重影响视野视觉,加上机械共鸣造成的噪音分散听力,有时驾驶人员疲劳过度,体力精力不支,注意力不集中,若遇紧急情况,避让不及,也会导致事故发生。

三、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对策和措施

1、强化驾驶操作人员教育培训,增强其安全生产意识

要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典型农机事故案例宣讲,安全生产日集中开展活动等有效形式,教育广大农机驾驶员既要有一定的驾驶操作技能,又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切实增强安全生产意识。特别是要逐章逐条学习《农业机械安全驾驶操作规程》开展对照自查,弥补不足和漏洞,模范遵守农机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提高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2、强化广大农村群众宣传教育,增强其自我防范意识

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板报,悬挂宣传条幅,书写固定性标语,散发宣传资料,在事故多发路段设立警示标语,面对面宣讲等有效形式,教育广大农村群众自觉遵守农机安全管理法规,自觉远离和注意避让农业机械,遵守道路交通安全常识,特别是老人、妇女、小孩不随意到农机作业区去,增强防范事故发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要会同教育主管部门在中小学校开展“安全在我心中”主题教育活动,监理部门定期派员到学生中去,通过让学生观看农机事故案例图片、影像,向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广大农村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

3、强化监理业务管理,从源头上堵塞漏洞

首先要严把机车“登记关”和驾驶员“考验关”,把好农机监管进“车”和进“人”两大关口。严格按照入户程序,对出厂品牌、发动机、车身、车架号码、合格证等要认真仔细核对,杜绝私改车型、旧车拼装、改装组装等超过技术条件标准的机车入户,确保农机技术状态良好。同时,严格组织驾驶员考验,按照培训结业、理论考试、再驾驶技能考试的程序进行,杜绝未参加培训,未参加理论考试,未参加技能考试,考试不合格等情况下的“人情”办证。其次,集中抓好一年一度的农机年检工作。要启用先进实用的农机安全技术检验装备,提高年检的质量,杜绝用过去眼看、耳听、手膜的经验主义做法进行检验,坚决克服未检车、先签证,重保险、轻检验的现象。

4、强化农机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首先,要积极开展警监联合执法,严肃查处无牌行驶、无证驾驶、未检运营、不办保险、酒后和疲劳驾驶等违章违规行为,对重点场所,事故多发路段,要严防死守,确保万人一失。其次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对安全检查发现的不符合安全技术运行条件,存在事故隐患的机车要坚决予以查扣,对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车要强制报废封存,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农机集中作业场所要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进行整改。

 

 

抓农机互助保险   促平安农机创建

彬州市农机安全监理站  张衫衫

 

彬州市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南距省会西安150公里,北距甘肃平凉160公里,全市总面积1184平方公里,总人口36.4万,辖8个镇1个街办156个行政村。耕地面积60余万亩。截止2018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15.5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395台,联合收割机65台,果园机械3800台。近年来,我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以农机安全互助保险为切入点,狠抓“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农机生产运行平稳,无重大农机安全事故发生。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广泛宣传,形成共识。

农机互助保险受到我市机手欢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非盈利性的互助保险、低保费、低保障容易为机手接受。其次,农机安全管理与农机互助保险相互促进。第三,通过互助保险,机手可以享受到优质的保险保障服务。为了让广大机手明白农机安全互助的优点和好处,提高机手对安全互助的认识。我们把安全互助工作与农机检审验工作、创建“平安农机”和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科技之春”、“安全宣传日”等活动,携带宣传版面,宣传横幅,印制了《安全风险互助条款》、《安全须知》、《农机安全操作规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致驾驶员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深入全市各个镇办,跟集赶会进行广泛宣传。认真向机手宣传讲解农机安全生产法规、安全互助条款、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通过宣传讲解,提高了机手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懂得了安全互助是集千家之力解一家之难的道理,解决了机手的后顾之忧。通过开展广泛宣传引导,使全市机手对安全互助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强化培训,提高素质

农机安全互助工作,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农机化事业健康稳步发展,促进“平安农机”建设的一项新举措。要把安全互助工作搞好,农机人员必须首先学习好有关规定,吃透精神,熟练掌握安全协会章程、安全互助条款、事故处理等相关知识,熟练有关事故勘察、定损补偿各项业务。为此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对安全互助知识进行培训,先后3次派业务人员到省上参加互助知识学习,培训业务骨干,再由业务骨干培训全体农机人员。派出人员回来后,站上利用冬季农闲季节,专门安排时间,对全站干部职工进行集中授课,主要讲解、辅导安全协会章程、安全互助管理办法、农机事故勘察、责任认定、理赔认定、补偿核算、安全互助条款等。为了确保培训质量和学习效果,授课结束后,站上还对职工进行了安全风险互助和监理知识测试,对考试成绩优异的职工进行了表彰奖励。通过开展多方面、深层次的培训,使全体职工领会了开展农机安全互助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指导思想,掌握了安全互助的相关知识和业务流程,为有效开展此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夯实责任,规范运作

农机安全互助工作量大面宽,政策性强,需要农机监管人员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规范操作的工作程序。为了将这一惠农政策落实好,达到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的目的。我们一是将农机安全互助任务实行领导包片,监理人员包镇办的工作责任制,对工作人员定任务、定时限、定要求、定奖惩措施。二是站上抽调3名政策性强,业务精通的同志具体负责安全互助工作,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把握政策,规范运作,引导机手树立保险意识。正确处理农机安全监理与安全风险互助的关系,严格把好会员入会关口,坚持吸纳发展会员必须有有效驾驶证和行驶证,严禁“黑车非驾”入会。三是工作讲求方式,方法,注意策略。让农机明白人、农机大户、在机手中有影响、监理人员的亲朋好友带头加入互助保险,从而大大促进了工作的开展。四是严格按照《陕西省农机安全事故损失补偿规程》进行受理,该补偿的一定要进行补偿,不属于补偿范围的要明确告知当事人,坚持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严防和杜绝只收费不补偿的现象发生。通过层层夯实责任,规范运作,促进了农机安全风险互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服务质量

农机安全风险互助要发展壮大,需要以热情周到,真心实意的服务拉近与机手的感情,为困难机手排忧解难,从而争取机手的理解与支持。一些机手对保险有偏见,害怕出了事故后难理赔、不理赔。我们摆道理,讲政策,消除驾驶员思想顾虑。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于人的素质提高,积极推进服务承诺制。一是实行“一厅式”办公,设立农机牌证风险互助综合办公室,将登记审核、收费建档、照相拓码、牌证办理等业务集于一室,流动办理,一次办结,减少往返,方便机手。在综合办公室,把风险互助的宣传、办理纳入其中,在机手自愿的基础上一次性办理,要求工作人员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凡符合规定的随到随办,实行限时办结,不让机手跑冤枉路。二是政务公开,实行首问负责制,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办理程序“三公开”,监理人员姓名职责、各项规章制度、监督电话“三上墙”,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让机手交明白钱,办放心事。三是设立事故报案电话并做到24小时值班,全天候服务,只要属于安全风险互助范围,就全力以赴搞好勘察、定损、补偿等工作,让机手满意,会员放心。

农机安全互助保险为群众提供了一份农机安全保障,利国利民。但目前也存在收费没有差异性,没有体现奖优罚劣的政策导向;积分制度没有很好的落实等问题。今后应该把优质服务作为农机安全互助保险的生命线,认真贯彻落实好互助保险条款,充分发挥和利用合作社的优势,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努力提高农机安全风险互助参保面,为建设和谐社会和“美丽乡村”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admin)